在人们印象中,凡是用到答题卡的考试都不是普通小考。老师说,考完后答题卡会被送去让机器阅卷,但这机器绝大多数同学没有见过,它长什么样?如何阅卷?会误判吗?
因为这种神秘感,网上流传着不少关于答题卡阅卷机的传言,流传最广的说法是:遇到吃不准的选择题,就把A、B、C、D都涂上,机器会给你打满分。
最新的传言是:用铅笔把答题卡最右边那一排小黑框之间的间隙填满,就能破坏掉答题卡的定位点,机器会自动判你满分。
流言传得很广,但终究没人胆敢一试。那么,答题卡阅卷真有这些漏洞吗?
实验过程
光标阅读机每秒批阅3张答题卡
错误率不到1/5000000
总体而言,用于批阅答题卡的仪器有两种:一是高速扫描仪;另一种是光标阅读机。
高速扫描仪,适用的是网上阅卷,例如高考。把客观题和主观题全都扫进去,然后分割,主观题让老师网上阅卷;而客观题部分,工作原理就和光标阅读机一样了。
光标阅读机和一台电脑连在一起。首先,把正确答案输入电脑的批卷系统中,然后把答题卡放入光标阅读机。光标阅读机接收到“读卡”指令后,就以每秒三张的速度阅读答题卡。
因为我们填涂用的是2B铅笔,笔芯里主要成分是石墨,就是碳元素。碳元素对红外线很敏感,光标阅读机就将红外线发射到答题卡上,探测出用铅笔填涂过的位置。把这些位置跟电脑正确答案的位置做比照,最后判出分数。
对此行业专家傅老师说"我们国家的阅读机,在精度方面是世界领先的。“当时测评过3次,拿部分高考卷子,分别用国产的光标阅读机和国外的做比较,结果我们阅读机的正确率,远远高于国外产品,对标准涂点阅读的错误率远远小于1/5000000。”
实验结果
破除网传两大“作弊秘笈”
A秘笈一:破坏答题卡定位系统能得满分?
网上流传,答题卡有两处定位标记:一处是右侧的一排长方形黑块;另一处是上下方的“T形”或者“倒T形”的标志(也有十字形的)。
傅老师说,答题卡上下方的“T形”或者“倒T形”的标志,其实是套印标志。就像报纸一样,因为有不同颜色,所以要一次一次地分开印刷,而每次印刷的时候必须完全重合,否则就会有重影。
而长排的黑块确实是定位标记。“小黑块里面是含碳的,是横坐标,每一个填涂点就是纵坐标,间距都是和红外线电子眼对应好的。”傅老师说。
网友说,只要用2B铅笔把黑块之间的白块涂黑,就可以破坏定位系统了,是真的吗?
实验员在一沓答题卡中掺入一张“被破坏”的答题卡,然后让光标阅读机来阅卷。结果,当仪器扫描到这张“被破坏”的答题卡时,阅读机停止工作了,评卷系统报错,跳出“读卡同步错”对话框,必须把这张答题卡剔除出去,阅读机才会继续工作。
傅老师说,遇到这种情况,如果是考生在填涂中无意画了一两笔的,并且无法擦除修复,那么老师会把上面的答案复制到一张新的答题卡上,然后继续阅卷;但如果是考生故意破坏企图作弊,那这张卡就变成了一张废卡,就没有成绩了。
B秘笈二:ABCD全涂满能得满分?
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一种想法:把A、B、C、D都涂上,只要阅读机感应到相对应的答案,就会判定这道题是对的。现在提醒你:这个小聪明不要耍了。
实验员现场测试发现,无论是单选题,还是多选题,只要填涂点超出标准答案的个数,评卷系统的答案一栏中,就会出现一个“>”,然后统统判定为“错”。
傅老师说,在我国大型考试中,一般是两遍阅读,用阅读机阅卷两次,把两次成绩做比对,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,就启动三评,就是人工阅卷。
“如果考生出现满分或者零分的极端成绩,我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。评卷系统会把试卷找出来,然后再做一次人工阅卷。”傅老师说。
专家解读
填涂为什么要用2B铅笔?
考试中为什么要用2B铅笔填涂?这是当时傅老师亲自定下来的。
傅老师说,我们现有的铅笔,按照不同的硬度分成18种型号,硬质铅笔用“H”字头(Hard表示硬),软质铅笔用“B”字头(Black表示黑),普通硬度采用“HB”(表示软硬适中)。
“太硬的铅笔,学生涂起来很费劲而且颜色很淡;而太软的铅笔,像眉笔一样不方便擦改。”傅老师说。
可为什么也不用HB呢?傅老师说,当时生产HB铅笔的厂家有很多,市场鱼龙混杂,保证不了铅笔里面的碳元素含量,甚至出现把黏土染黑来冒充碳笔芯的情况。而2B铅笔刚刚好,软硬适中,擦改也容易。
傅老师说,有一些女孩子,涂的颜色很浅。那么,阅卷机里有一个灰度跟踪,如果这个女孩子整个卷面都比较浅,它的灰度会自动下降,保证每个点都能读出来,这是不会影响成绩的。
“但有时候考生擦改答案时,如果擦得很不干净,或者干脆用手指抹成‘乌团’,那么这也会被当做填涂的答案来计数,就当错题了,所以要求考生一定要擦干净。”傅老师说,阅读机也会发生考卷录不进去的情况,比如试卷类型、考号没有涂。
新闻助读
1989年我国有了 第一台光标阅读机
“我国在1989年有了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标阅读机。”1985年起和山东大学的几位老师一起参与光标阅读机的研发。
傅老师说,上世纪80年代初,我国推行标准化考试,起初是从英国进口了16台阅读机,分别在辽宁、山东、河南、广东4个高考大省做试点,效果不错。像一个省高考,一门科目的考卷,平时需要雇几千名教师批阅好多天;换成10台机器,只要一周就可以阅完,等于节约人工费10万元。
“国外看我们需求大,认为我们搞不出来,因此就抬价,当时国家教育部也非常恼火,所以就提出自己研发。”